<pre id="vph9f"></pre>

      <del id="vph9f"></del>

    <em id="vph9f"></em>

        <menuitem id="vph9f"></menuitem>

        <sub id="vph9f"><noframes id="vph9f"><dfn id="vph9f"></dfn>

        <cite id="vph9f"><nobr id="vph9f"><ins id="vph9f"></ins></nobr></cite>

        <ol id="vph9f"><noframes id="vph9f"><pre id="vph9f"></pre>
          2022企業服務(新型)提供商TOP150
          全世界各行各業聯合起來,internet一定要實現!

          再談致良知

          2021-09-08 eNet&Ciweek/靈感的空間

          怎么才能致良知呢?陽明先生的解決之道即念念去私欲、存天理而趨于的“知行合一”。有關“知行合一”,當下就有很多理解,有的人認為知易行難,有的人認為行勝于其他。

          細讀《傳習錄》,其實陽明老師也提供了一些具體方法:

          一,做加法。存養一顆公正仁愛的心。

          在遇到不合理和不公正的事情時仍要堅持公平合理,在利益的誘惑面前要堅持自己的操守,不能因利益的驅使而背離自己的本心。

          二,做減法。王陽明認為是人的私欲遮蔽了人的良知。所以致良知必須減私欲。

          《道德經》里也講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。正如陽明所說“吾輩用功,只求日減,不求日增。減得一分人欲,便是復得一分天理,何等輕快灑脫,何等簡易!”。

          過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來源,我們如果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欲望的滿足上,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滿足,快樂也就蕩然無存。而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,滿足了這個欲望,那個欲望就會冒出來,從此沉淪欲海,永遠不能自拔。

          在王陽明看來,保持快樂不是一種天賦,而是一種能力。是一種通過智慧和修行就可以獲得的能力。良知即是個是非心,本心本覺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真心即良知,良知即天道。

          越簡單的事情,不僅越簡單,而且越重要。

          相關頻道: eNews 讀書

          您對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見,請在下方提交,謝謝!

          投稿信箱:tougao@enet16.com
          黄色域名网站在线观看视频,德国一级av黄片,午夜18禁1000部免费入囗网站,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福利

          <pre id="vph9f"></pre>

              <del id="vph9f"></del>

            <em id="vph9f"></em>

                <menuitem id="vph9f"></menuitem>

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vph9f"><noframes id="vph9f"><dfn id="vph9f"></dfn>

                <cite id="vph9f"><nobr id="vph9f"><ins id="vph9f"></ins></nobr></cite>

                <ol id="vph9f"><noframes id="vph9f"><pre id="vph9f"></pre>